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

《敲詐》 (Blackmail)

《敲詐》 (Blackmail) (Silent Version)
Hitchcock (1929) 

Finding Hitchcock! 希區考克不愧是客串達人,超愛演





雖然希區考克的《敲詐》是英國有聲電影先驅,但今晚我卻完全可以想像為什麼默片版更受歡迎
雙眼聚焦在1.33:1景框、雙耳聆聽英國默片配樂大師John Sweeney的現場鋼琴演奏,1920年代的倫敦街景、被黑帽子黑手套左右的時尚,最後貨真價實在大英博物館陳列廳的古物旁上演的滑稽警匪追逐。看完覺得枯槁的身心重新填滿了精神糧食,第一次覺得中山堂的椅子還算好坐,所幸颱風沒有成功把這場電影吹走!

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

《紅圈》Le Cercle Rouge


《紅圈》Le Cercle Rouge 
Jean-Pierre Melville (1970) 




片名《紅圈》典故源自釋迦牟尼:
「釋迦牟尼曾畫了個紅圈,並說:“僅管人們一開始並不知道,但總有有一天他們會相遇。就算他們的人生際遇各異、他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,到了特定的那一天時,他們終究會在紅圈中會合。」

宿命論、原罪論,清冷的色調、昏暗的光線、蕭瑟的巴黎街景,讓我這個初次拜見梅爾維爾的土包子完全五體投地。

紳士盜賊穿著立領風衣、黑帽,車上放爵士,菸一根一根抽;曾為警察的神槍手為了戒酒躺在床上冒冷汗,與幻覺中的蜘蛛蟒蛇搏鬥,而後又身著西裝革履、足踏皮鞋,冷靜自持行搶珠寶行;奉循體制、一絲不苟的警察分局長,按照計畫一步步逮補犯人,就像獵人胸有成竹地等待獵物走進陷阱,私底下他則是個貓奴,每天回到家必定按照規律和三隻貓說Bonjour、打開冰箱拿出貓食。

電影中只有少少幾位主要角色來回交手,人物以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來說似乎相對扁平,個人背景只被簡單帶過,因此都保有神秘的魅力。

最令人驚豔的是偷盜珠寶店的段落,長達半小時畫面昏暗、像開了靜音模式般,過程中只出現警衛的腳步聲、最後關鍵一槍的槍響,除此之外全靠演員的動作、交叉剪接,來控制夜半行竊的節奏,然後懸疑張力卻半小時不墜,戲劇效果震懾全場,讓整間電影院的觀眾屏息以待,是我看過最精彩的竊盜戲碼。梅爾維爾不愧以黑色電影為名,光是這半小時,就可以讓我這總被氣氛取悅的影迷在imdb上按下rating 10了。




最後不得不提一下Alain Delon真是帥得沒天理,一雙藍眼會殺人,從來沒看過有人留八字鬍還帥成這樣!

‪#‎慢了半個世紀愛上AlainDelon不嫌晚‬

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

《法國中尉的女人》The French Lieutenant's Woman

《法國中尉的女人》(The French Lieutenant's Woman) 
Karel Reisz (1981)




35mm明顯的髒點、晃動和閃爍,為這部以19世紀的英國為背景的老電影應添了一股獨特的質感,正適合這個虛實交錯的後設故事。

在我心目中,Meryl Streep向來演技穩重、收放自如,即使偶爾覺得她的表演太過戲劇化,但看著她的身影就感到安心。


今晚的梅姨很不一樣,少去了35年歲月的重量,她以前所未有的輕盈柔媚在銀幕上跳躍,發光的身影令人移不開視線。說著一口英國腔,她同時演繹19世紀的憂鬱英國少婦、20世紀的自信女演員兩個角色,梅姨成功駕馭了她們似像非像的氣質,讓兩者散發出不一樣的魅力。


男主角Jeremy Irons近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影集The Borgias,後來也發現他在High-Rise中扮演重要的建築師。除此之外,本片還有在Downton Abbey和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中瘋狂和Maggie Smith鬥嘴的Penelope Wilton、在Game of Thrones中飾演伊蒙學士的Peter Vaughan,可惜我有眼不識泰山,所有人減去35歲後都只剩下好眼熟好眼熟但想不起來是誰啊,long live the IMDb!!!!!!

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

《單身動物園》(The Lobster)




《單身動物園》 (The Lobster)
Yorgos Lanthimos (2015)





前幾天有幸看了試片,得藝特別安排觀眾以男女梅花座入座,但現場卻女生比男生多,就和現實世界一樣,就算強求,也永遠沒辦法讓所有人都成雙成對。

《單身動物園》的劇情設定非常有趣,在未來的世界,所有單身者都被視為有罪,必須關入一間飯店改造,如果在45天之內沒有配對成功,就會變成動物。

在這個世界中,一切不合邏輯的荒謬規定輪番上陣(例如在配對成功前,所有單身者都要強迫接受飯店服務生的挑逗,再被禁止紓解性慾;一個普通人走在市區,馬上會有警察前來盤問「你的伴侶在哪裡?」,「請出示結婚證照」)。演員們誇張、笨拙的表演,讓人忍不住想笑,也同時為他們感到悲傷。

在剛過完農曆新年和情人節的此刻,看這部電影感到格外諷刺。《單身動物園》世界的運作法則看似不合理,事實上卻是現實世界中各類價值觀的誇張描寫。例如入住飯店前必須「登記」自己要加入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配對,雙性戀或其他性傾向則沒有生存餘地;所有配對成功的情侶,都不約而同地提出合理的「共通點」來說服他人(例如「我們兩個都常流鼻血」、「我們都有近視」等),反映出社會眼光
在無形之間施加在每隊情侶身上的壓力——是否門當戶對?外型看起來登對嗎?如果無法滿足大眾要求,免不了得到「他們兩個人站在一起就是怪」的評語,或被貼上「老少配」、「CCR」或其他更奇怪的標籤。

當電影進入尾聲,主角為了和盲眼女人在一起,不惜決定弄瞎自己的眼睛。他千方百計想讓自己成功脫離單身,為的是不要變成一隻龍蝦,諷刺的是,當他找到真正的愛情的時候,卻不得不讓自己變成一隻盲眼龍蝦,才能拿到幸福生活的門票。

p.s Colin Farrell的大肚腩不錯驚人,值得觀賞!

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

《下一站,天國!》(ワンダフルライフ)

《下一站,天國!》(ワンダフルライフ)
是枝裕和 (1998) 



「如果人死後在進入天國之前,必須從自己的人生中挑出一段回憶打包帶走,你會選擇什麼?」昨晚在昏暗的咖啡廳裡,閃避著前方人頭、努力理解大螢幕上翻譯粗糙的字幕,觀影情緒不時被這個問句打斷。

剛剛又思考了一陣,發現這部電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是一位年輕離世的中學少女。一開始,她選擇了和好友同遊迪士尼樂園的記憶,在得知自己是一年當中第三十位選擇迪士尼相關記憶的人之後,又改變了主意,選擇了小時候躺在母親腿上休息的模糊片段。


是啊,對於生命中的每一刻,該注意的不是人事時地物,而是當下的直覺和感受。那麼我想,過去人生中無數次觀影的記憶,應該都是值得我帶去天國的。重點不在於看的是什麼電影,而是在漆黑中、被安全感包圍,身旁坐著一些能一起享受沈默的人,手中最好還抓著一個很好吃的三明治或捲餅準備開動,不然至少得握有一杯咖啡。然後每一次,都會在螢幕上出現影像、打出片名時感到期待及緊張,準備好迎接驚喜或失望。


這麼一想,才發現看電影的過程就是人生最好的隱喻了。



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《橘子收成時》(Tangerines)



橘子收成時》(Tangerines) 

扎扎烏魯沙哲  Zaza Urushadze



偶然在MOD上看到一直想看的這部喬治亞電影《橘子收成時》(Tangerines),讓晚餐添加不少驚喜。

故事不複雜,來自車臣、幫阿布哈茲人作戰的傭兵,與喬治亞士兵互為敵人,兩組人狹路相逢、互相攻擊後,各有一位士兵僥倖存活,且同被居住在喬治亞的愛沙尼亞老爺爺所救,一起寄住在老爺爺的木屋養病。兩人從每天相看兩厭、卻因為臥床而不能一決死戰,到最後敵意漸漸消弭,培養出願意在緊要關頭彼此相救的友誼。

電影細緻的質感讓看似老梗的情節不留於俗。導演說故事的方式平淡質樸,大量著墨於生活日常互動,以此展現兩人的關係是如何從針鋒相對、勉強忍受對方存在,到最後培養對彼此的尊重。沒有太多大波大浪,卻仍有數次令人心懸的高潮。


我很喜歡片中那棟位於喬治亞山區農村的木屋。背景設在冬日,光線昏暗卻仍溫暖,電影中主要角色的都經常出現在餐桌上,自始至終,愛沙尼亞爺爺都用水煮蛋、熱湯配白麵包餵食兩位帶傷士兵,雖然只是平凡無奇的餐食,但他總不忘在盛起熱湯後撒上一小撮綠色的碎香草,飯後也必會再度燒起柴火,大家一起泡杯熱茶。

唯一不是粗茶淡飯的一次,是夜間幾人圍坐屋外,烤肉串佐酒。此段也是整部電影中的高潮之一,兩位士兵原本已經能夠平和相處,竟然再度一言不合,差點大動干戈,惹得老爺爺大發脾氣,怒飲一杯「大家一起敬死亡吧」。而在場的鄰居先生則打圓場地邀請大家「敬生命吧」,這個配角鄰居從頭到尾只在乎自己園中的橘子能不能順利收成,好像最為單純、不涉世事,但卻在此時說出一句發人深省的感嘆:「其實我不在乎橘子收成損失多少,我只是不想看見那些美好的事物就這樣浪費了而已。」是啊,戰爭或內鬥,不就只是浪費了士兵的生命,還有地球上許多其他美好的事物嗎。

在《橘子收成時》中,可以看到熟悉的戰爭主題,以及不太熟悉的高加索地區歷史。此外,最重要的是喬治亞山區的美麗風景,雖不比之前我唯一看過的另一部喬治亞電影《最寂寞的星球》(The Loneliest Planet)中的大山大湖壯闊,卻更自然親切,影像的色調加上憂傷的配樂,感覺卻意外令人平靜。

一定要聽配樂!




預告片



p.s 
阿布哈茲內戰始於1992年,又稱為「柑橘戰爭」,阿布哈茲在俄羅斯支持下,宣布由喬治亞獨立,因此喬治亞兵入侵此地,在隔年被擊敗。阿布哈茲實質上獨立,並於2008年支持南奧塞提亞獨立戰爭,但兩國的主權至今都仍只有俄羅斯和其他少數國家承認,歐美等國則都對俄羅斯發出譴責,認為是俄羅斯入侵喬治亞,破壞其領土完整。


更多歷史:

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關於倫敦



早上起床後滑Instagram無意間看到幾個熟悉的倫敦場景,之後又去看了Amy的紀錄片,聽了整整兩小時英國年輕人每個字都黏在一起、有點欠打的口音,對倫敦的鄉愁莫名其妙達到高峰。想藉著回顧照片稍解思念,這才發現在倫敦留下的影像幾乎全部都是手機照,自己有入鏡的更是一隻手就可以數完,於是瞬間陷入失落,好像肥皂劇的主角在失戀了之後只能一人嘆息「我們竟然連一張像樣的合照都沒有」一樣。

當忙於生活的時候,總有太多理由把相機留在家中,手機雖然能力有限,但確實輕巧方便、易於捕捉周遭俯拾即是的美。隨便翻了一下照片,才發現我在倫敦的足跡,基本上是由咖啡廳、電影院、美術館串聯而成,所以拍攝的主題也不外乎就是咖啡廳的人和食飲、街上的人和街頭藝術。

這張照片是今年三月攝於東倫敦Shoreditch一家神奇的店,前半部是咖啡廳,旁邊是不定期更換的小型展覽;後半部則賣起衣飾,vintage和全新的都有,還有一些設計雜誌。倉庫般的開放式店面沒有大門,寒風總是直直灌入面對街道的座位區,晴天時可以看見人們在門口開心地曬著太陽,或坐或站,喝咖啡抽菸打屁;陰天時大家也不畏寒冷,直接穿著大衣坐在原木大桌前對著mac努力,好像可以連續工作數小時。面對天氣的處變不驚,大概是倫敦人最神奇的地方了。


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經常在Shoreditch這一帶走繞,看看有沒有新完成的街頭藝術,買便宜的燻鮭魚bagel當晚餐、去那家常去的電影院看週一的六鎊電影,逛古董店逛到可以知道哪一件大衣一直滯銷。因為心中早有一條熟悉的逛街路線,我可以確切地知道走到哪裡可以看見哪一間店,但不知道為什麼,我總是記不起來這間咖啡廳確切的位置和名稱。對我來說它就像哈利波特裡面的萬應室一樣,只會在該出現時才出現,好像曾有一次尿急時在那裡借了廁所,有一次在那裡短暫躲避狂風。雖然曾在不同的晴天與陰天看過這間店不同的面貌,但唯一一次走進去消費是在六月初,在坐公車去Field Day音樂季之前,外帶了一小杯piccolo,濃郁簡單的味道瞬間提神並達到精神上的滿足。在倫敦的最後一個禮拜我再度造訪Shoreditch,繞來繞去許久,卻總也找不到這間店,最後只好帶著小小遺憾離去,想著就當作下次舊地重遊的理由吧。

台北許多咖啡廳色調幽黃昏暗,裡面的書籍和唱片比咖啡杯還多,似乎是為了提供憂鬱憤青一個隱世處所而生;但倫敦的咖啡廳卻很不一樣,只在傍晚之前營業,無論夏冬都感覺開放明亮,咖啡機運轉的聲音大於音樂(如果有音樂的話),裡面頂多只有寥寥數本看過即忘的Caffeine雜誌。外帶內用的人們來來去去,沒有誰比誰更特別,或許就是在這種美麗得有些太沒有個性的地方,你才可以完全不必在乎他人的眼光,可以真正隱形、真正順暢呼吸。

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城市出乎意料地令我思念無比吧。